当前位置:天涯读书屋> 现实情感

>填错的不是志愿,是我的心_精选章节

填错的不是志愿,是我的心精选章节

精选章节

第一章

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放下笔,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三年的努力,终于结束了。

走出考场,妈妈李雅珍已经等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束向日葵,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女儿,考得怎么样?"

"还行吧。"我接过花束,心情复杂。

妈妈拍拍我的肩膀:"走,咱们回家庆祝一下,你姐姐也回来了。"

听到"姐姐"两个字,我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赵雪晴,我的"姐姐",比我大三个月,从小和我一起长大。准确来说,她是我爸妈领养的孩子,而我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但在这个家里,她永远是那个更优秀的存在。

回到家,赵雪晴正坐在客厅里,旁边还坐着一个男生。看到我们回来,她立刻站起身,一脸关切地问:"小希,考得怎么样?"

"还可以。"我淡淡回答,目光落在那个男生身上。

方子墨,我的同桌,也是我暗恋了三年的人。

"介绍一下,"赵雪晴脸上带着甜蜜的笑容,"这是我男朋友方子墨。"

我手中的向日葵突然变得很重。

方子墨站起身,有些尴尬地看着我:"小希,我..."

"恭喜你们。"我打断他的话,声音平静得连自己都意外。

妈妈在一旁笑着说:"子墨这孩子真不错,雪晴有眼光。对了,你们是在哪里认识的?"

"在学校啊,"赵雪晴挽着方子墨的胳膊,"他是小希的同桌,我去接她的时候见过几次,后来就..."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那个甜蜜的笑容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突然想起,确实,这三年来赵雪晴经常来学校"接我",每次都会和方子墨聊几句。当时我还觉得姐姐真好,连我的同桌都记得。

原来,她记得的不是我的同桌,而是我喜欢的人。

"小希,你愣着干什么?快去洗手吃饭。"妈妈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

我点点头,上楼回到房间。

关上门的那一刻,我靠在门板上,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三年的暗恋,三年的小心翼翼,三年的悸动心思,原来都是一个笑话。

我拿出手机,想给谁发个消息诉诉苦,却发现通讯录里除了家人就是同学,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这些年来,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放在对方子墨的暗恋上,从来没有真正用心经营过一段友谊。

手机响了,是我的好朋友陈小雨发来的消息:"小希,估分了吗?我觉得自己考得不错!"

我看着屏幕,突然想到什么,快速回复:"我也还行。对了,你知道方子墨有女朋友吗?"

很快收到回复:"知道啊!就是那个经常来接你的姐姐吧?他们在一起快两个月了。咦,你不知道吗?我以为你知道呢。"

两个月。

原来在我还在为高考拼命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一起了。

而我,竟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我关掉手机,走到窗边。楼下的花园里,赵雪晴和方子墨正在散步,两人并肩走着,不时传来轻笑声。

妈妈在楼下喊:"小希,下来吃饭了!"

我深吸一口气,整理好情绪下楼。

餐桌上,一家人其乐融融。

"雪晴,你的大学生活怎么样?"爸爸问道。

赵雪晴笑着说:"很好啊,我在学生会当干部,还参加了好多社团活动。对了,我已经保研了,导师说我很有潜力。"

"真厉害!"妈妈夸赞道,"不愧是我们家的骄傲。"

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我。

"小希,你打算报哪个学校?"爸爸问。

我放下筷子:"我想报北京的学校。"

"北京?"妈妈皱了皱眉,"那么远,一个女孩子家..."

"我觉得挺好的,"赵雪晴接话道,"小希应该出去历练一下。不过..."

她顿了顿,看了看方子墨:"子墨打算报哪里?"

方子墨有些不自然地说:"我想报本地的大学,离家近一点。"

"那就好,"赵雪晴笑着说,"我们可以继续在一起了。"

我听着这话,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小希,你要不要也考虑一下本地的学校?"妈妈试探性地问,"这样我们也放心一些。"

我摇摇头:"我已经决定了,就报北京的学校。"

吃完饭,我回到房间,开始认真研究志愿填报的事情。

我的分数估计能上不错的211大学,如果发挥好的话,985也有希望。

我打开电脑,搜索北京的大学。

突然,房门被敲响了。

"小希,是我。"赵雪晴的声音。

我去开门,她端着一杯牛奶走了进来。

"给你热的牛奶,"她把杯子放在我桌上,"你最近压力大,多喝点牛奶补充营养。"

"谢谢。"我接过杯子。

赵雪晴在我床边坐下,看着我电脑屏幕上的大学介绍。

"你真的决定要去北京?"她问。

我点点头:"嗯,我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其实..."赵雪晴有些犹豫,"我觉得你没必要跑那么远。本地的大学也很不错,而且你在这里有我们陪着。"

我看着她,忽然问:"你为什么要和方子墨在一起?"

赵雪晴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因为我们互相喜欢啊。小希,你不会是..."

"我没有别的意思,"我打断她,"就是好奇。"

"子墨这个人很好,学习好,人品也好,"赵雪晴说着,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我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他很特别。"

我握紧了手中的杯子:"第一次见到他?"

"就是第一次去接你的时候啊,"赵雪晴回忆着,"那时候他正在帮你收拾书包,很细心的样子。后来我们加了微信,聊着聊着就..."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我已经明白了。

原来,她看中的是方子墨对我的好。

"小希,你该不会是喜欢子墨吧?"赵雪晴突然问道。

我看着她,心里涌起一阵苦涩:"如果是呢?"

赵雪晴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第二章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钟。

赵雪晴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小希,你..."

"我开玩笑的,"我放下杯子,转身面对电脑,"我对方子墨没有那种想法。"

"那就好。"赵雪晴明显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不过就算是真的,现在也没关系了,毕竟我们已经在一起了。"

她的话像一根针扎在我心上。

"姐姐,你知道我为什么想去北京吗?"我没有回头。

"为什么?"

"因为我想离这里远一点,离你们远一点。"我的声音很轻,但字字清晰。

身后传来椅子移动的声音,赵雪晴站了起来。

"小希,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转过身,看着她:"没什么意思,就是想换个环境。"

"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赵雪晴的声音里带着不悦,"从小到大,我什么时候对不起你了?"

我看着她,突然笑了:"对不起我?姐姐,你从来没有对不起我。相反,你一直都很好,成绩好,人缘好,什么都好。"

"那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话?"

"因为我累了。"我的声音很平静,"累了总想要逃避一下,不可以吗?"

赵雪晴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然后说:"小希,你变了。"

"人总是要变的。"我重新坐回椅子上,"我要填志愿了,你先出去吧。"

赵雪晴站在那里没动,过了一会儿才说:"小希,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一家人。"

"我知道。"

她离开后,我关上门,靠在门板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一家人。

对,我们是一家人,她是被爱的那个,我是被忽视的那个。

我打开电脑,认真地查看北京各个大学的专业设置。

忽然想起什么,我翻出高中三年的日记本。

第一页写着:"今天是高一开学第一天,我的同桌是方子墨,他很安静,学习很认真。"

我一页一页地翻着,几乎每一页都有关于方子墨的记录。

"方子墨今天帮我拿了午餐。"

"方子墨的字写得真好看。"

"方子墨今天生病了,我很担心。"

"方子墨说我的作文写得不错。"

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三年来的心动瞬间。

我合上日记本,走到窗边。

楼下的花园里,方子墨和赵雪晴还在散步。赵雪晴说着什么,方子墨在认真地听,时不时点头回应。

他们看起来很般配。

手机铃声响了,是陈小雨打来的。

"小希,你在干什么?"

"在家里,准备填志愿。"

"我也在研究呢!对了,你知道方子墨要报哪个学校吗?"

我愣了一下:"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想报和他一样的学校啊!"陈小雨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我喜欢他好久了,一直没敢说。现在高考结束了,我想试试看。"

我握着手机的手突然收紧了。

"小雨,你..."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陈小雨打断我,"我知道他有女朋友了。但是高中的恋爱有几个能走到最后的?我愿意等。"

"他们感情很好。"我的声音有些干涩。

"那又怎么样?"陈小雨笑着说,"我又不是要破坏他们,我就是想和他上同一个大学。说不定到时候他们分手了呢?"

挂断电话后,我坐在床上,心情复杂。

原来,不只是我一个人喜欢方子墨。

而我,连竞争的勇气都没有。

晚上,全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

"小希,你的志愿填好了吗?"爸爸问。

我摇摇头:"还在考虑。"

"要不要我帮你参考一下?"赵雪晴主动提议,"我对大学比较了解。"

"不用了,我自己能搞定。"

"小希,你最近怎么了?"妈妈看着我,"感觉你心情不太好。"

"没什么,就是高考后的放松期,有点迷茫。"

方子墨在一旁说:"其实这很正常,我也有点迷茫。十二年的学习生涯突然结束了,确实需要时间适应。"

我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子墨,你打算读什么专业?"爸爸问。

"我想学计算机,"方子墨回答,"这个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

"那小希呢?"妈妈问我。

我想了想:"我想学新闻学。"

"新闻学?"妈妈皱了皱眉,"这个专业好找工作吗?"

"我喜欢写东西,想试试看。"

"喜欢是一回事,能不能养活自己又是另一回事。"爸爸说,"你还是考虑一下更实用的专业吧。"

我没有再说话。

从小到大,我的选择总是被质疑,被否定,被建议改变。

而赵雪晴的选择总是被支持,被赞美,被认为是正确的。

"我觉得小希可以考虑一下师范专业,"赵雪晴说,"女孩子当老师挺好的,稳定,受人尊敬。"

"雪晴说得对,"妈妈立刻附和,"当老师确实是个好选择。"

我站起身:"我先上楼了。"

"小希。"方子墨突然叫住我。

我回头看他。

"其实,"他有些犹豫地说,"我觉得你学新闻学挺好的。你的作文一直写得很好,我觉得你很有天赋。"

我的心跳快了一拍。

"是吗?"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嗯,"方子墨点点头,"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错。"

我看着他,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谢谢。"我对他笑了笑,然后上楼回到房间。

坐在电脑前,我重新打开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的介绍页面。

这一次,我的心里多了一份坚定。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一次。

我拿起手机,给陈小雨发了条消息:"小雨,方子墨想学计算机,他应该会报本地的学校。"

很快收到回复:"真的吗?太好了!那我也报本地的大学。"

我看着屏幕,心里五味杂陈。

我把我喜欢的人的信息告诉了另一个喜欢他的人。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并没有觉得难过。

也许,是因为我已经决定要离开了。

既然得不到,那就成全别人吧。

至少,这样我还能保留一点点尊严。

第三章

第二天上午,我正在房间里整理志愿填报的材料,妈妈突然推门进来。

"小希,你下楼一下,有客人来了。"

我跟着妈妈下楼,发现客厅里坐着一个陌生的中年女人。

"这是王阿姨,"妈妈介绍说,"她是教育咨询专家,专门帮学生规划志愿填报的。"

王阿姨笑着站起来和我握手:"小希,你好。我听你妈妈说你想报北京的学校?"

我看了看妈妈,心里明白了。

"王阿姨,我自己能搞定志愿填报。"

"小希,不要这么倔强,"妈妈说,"王阿姨是专业的,让她帮你参考一下总没错。"

王阿姨拿出一大堆资料放在茶几上:"小希,你先说说你的分数情况和专业倾向。"

我没有动,只是看着妈妈:"妈,我说过我要学新闻学。"

"新闻学?"王阿姨皱了皱眉,"这个专业现在就业形势不太好,而且女孩子干这行比较辛苦。"

"你看,"妈妈对我说,"专业人士都这么说。"

我深吸一口气:"但这是我的兴趣。"

"兴趣不能当饭吃,"王阿姨说,"我建议你考虑一下师范类专业,或者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这些对女孩子来说更合适。"

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而且,"王阿姨继续说,"你真的要去北京吗?那边消费高,竞争激烈,一个女孩子独自在外地......"

"我觉得小希去北京挺好的。"

声音从楼梯口传来,我回头看去,赵雪晴正走下楼。

"雪晴,你怎么这么说?"妈妈有些意外。

赵雪晴坐在我旁边,笑着说:"北京是首都,机会多,眼界也广。小希应该出去闯一闯。"

我看着她,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可是她一个人在外地,我们不放心。"妈妈说。

"有什么不放心的?"赵雪晴拉着我的手,"小希这么优秀,到哪里都能照顾好自己。"

王阿姨看看我们,然后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按照去北京的方向来规划。不过专业选择还是要慎重。"

她拿出一份资料:"我建议你报这几个专业,都是就业前景比较好的......"

我看着资料上的专业名单,没有一个是新闻学。

"王阿姨,"我打断她,"我就想学新闻学。"

"小希,你要现实一点......"

"我觉得小希说得对。"

这次开口的是方子墨。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下楼了。

"子墨,你怎么也这么说?"妈妈看着他。

方子墨走到我们面前,认真地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希从小就喜欢写东西,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朗读。我觉得她学新闻学一定能学得很好。"

我看着他,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而且,"方子墨继续说,"现在是新媒体时代,新闻行业也在转型,机会其实很多。"

王阿姨看了看方子墨,然后对我说:"既然你这么坚持,那我们就按照新闻学的方向来规划。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同时考虑几个备选专业。"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王阿姨详细地给我分析了各个学校的新闻学专业情况。

"我建议你第一志愿报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学院,第二志愿报北京师范大学......"

我认真地听着,心里越来越清晰。

王阿姨走后,我准备上楼继续整理材料。

"小希,等等。"赵雪晴叫住我。

我回头看她。

"你刚才为什么帮我?"我问。

赵雪晴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因为你是我妹妹啊。"

我看着她,心里的复杂情绪又涌了上来。

"小希,"赵雪晴走到我面前,"我知道你可能对我有些......情绪。但我希望你知道,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伤害你。"

我没有说话。

"关于子墨的事情,"赵雪晴继续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他。但如果是的话,我很抱歉。"

"你不用道歉,"我的声音很平静,"感情这种事,谁也说不准。"

"那你还生我的气吗?"

我看着她,想起刚才她为我说话的样子。

"没有,"我摇摇头,"我没有生你的气。"

赵雪晴笑了:"那就好。小希,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一家人。"

我点点头,然后上楼回到房间。

坐在电脑前,我开始认真地填写志愿表。

第一志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第二志愿: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第三志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填完后,我仔细检查了一遍,然后点击了提交。

提交成功的页面弹出来,我看着屏幕,心里涌起一阵解脱的感觉。

从今天开始,我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了。

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

手机响了,是陈小雨发来的消息:"小希,我刚填完志愿,第一志愿报了本地的理工大学!"

我回复:"祝你好运。"

"你呢?你填了哪里?"

"北京。"

"啊?真的去北京啊?那我们以后就不能经常见面了。"

我看着屏幕,心里涌起一阵酸涩。

"没关系,还有假期可以聚。"

"也是。对了,我听说方子墨也报了理工大学,还是计算机专业!"

我的心跳快了一拍。

"是吗?"

"是啊!我们还真有缘分呢!"

我看着陈小雨兴奋的消息,心里五味杂陈。

原来,我给她的信息是对的。

方子墨真的报了本地的大学。

我放下手机,走到窗边。

楼下的花园里,方子墨和赵雪晴正在聊天。赵雪晴不知道说了什么,方子墨笑了起来。

他们看起来很开心。

我拉上窗帘,坐回桌前。

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会放下了。

放下这三年的暗恋,放下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要为自己的未来好好规划。

我拿出一本笔记本,开始列计划。

"大学四年规划:

第一年:努力适应大学生活,打好专业基础,多参加社团活动。

第二年:开始实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

第三年:争取获得奖学金,准备考研或找工作。

第四年:完成毕业论文,确定未来方向。"

写完后,我看着这些文字,心里涌起一阵坚定的感觉。

我要为自己而活。

不再为任何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选择。

这一次,我要为自己的梦想勇敢一次。

第四章

一周后,高考成绩公布了。

我考了632分,超过了一本线80多分。

"小希,你太厉害了!"妈妈激动地抱着我,"这个分数上人大应该没问题!"

我也很开心,这个分数确实比我预期的要好。

"我们出去庆祝一下吧,"爸爸提议,"叫上雪晴和子墨一起。"

晚上,我们一家人加上方子墨去了市里最好的酒店。

"小希,恭喜你!"方子墨举起饮料杯,"你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谢谢。"我和他碰了碰杯。

"子墨,你考得怎么样?"爸爸问。

"我考了598分,"方子墨说,"应该能上本地的理工大学。"

"真不错!"妈妈夸赞道,"你们这一届的孩子都很优秀。"

饭吃到一半,我的手机响了。

是陈小雨打来的。

"小希!我考了580分!"她的声音充满了兴奋,"虽然比你低,但是上理工大学绝对没问题!"

我为她高兴:"恭喜你!"

"对了,你考了多少分?"

"632。"

"哇!这么高!你绝对能上人大了!"

挂断电话后,我发现大家都在看着我。

"小雨考得怎么样?"方子墨问。

"580分,她很开心。"

"那她应该也能上理工大学,"方子墨说,"到时候我们就是校友了。"

我点点头,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他们会在同一个大学,而我会在千里之外的北京。

从今以后,我们真的要走不同的路了。

回到家,我上网查了查录取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是628分,我的分数刚好超过4分。

虽然不算很保险,但应该有希望。

我拿出手机,给人大的招生办打了个电话。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今年新闻学院的录取情况......"

"您的分数是多少?"

"632分。"

"这个分数有希望,但不是很保险。建议您同时关注其他学校的录取情况。"

挂断电话后,我心里有些忐忑。

但既然已经选择了,就不能后悔。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在关注录取信息。

同时,我也开始准备去北京的事情。

我在网上搜索人大附近的租房信息,了解北京的生活成本,还买了几本关于北京的旅游书。

看着这些资料,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

"小希,你真的决定要去北京吗?"

我回头,发现赵雪晴站在门口。

"嗯,我决定了。"

赵雪晴走进来,坐在我床边。

"其实,我一直很羡慕你。"她突然说。

我愣了一下:"羡慕我什么?"

"羡慕你有勇气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赵雪晴说,"从小到大,我做的每一个选择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考虑家人的期望。但你不一样,你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看着她,心里涌起一阵意外。

"我以为你会觉得我任性。"

"也许一开始是的,"赵雪晴笑了笑,"但后来我想明白了,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

"小希,"赵雪晴突然说,"关于子墨的事情,我想和你谈谈。"

我的心跳快了一拍。

"我知道你喜欢他。"赵雪晴看着我,"从你看他的眼神就能看出来。"

我没有否认。

"我很抱歉,"赵雪晴继续说,"我不是故意要抢你喜欢的人的。"

"感情这种事,没有先来后到,"我的声音很平静,"只有合适不合适。"

"那你恨我吗?"

我看着她,想起这些天她为我说话的样子。

"不恨,"我摇摇头,"我们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赵雪晴笑了:"小希,你真的长大了。"

"人总要长大的。"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然后赵雪晴起身准备离开。

"小希,"她在门口停下,"不管你去哪里,我都支持你。"

"谢谢。"

她走后,我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夜景。

这些天来,我的心情一直很复杂。

即将离开这个生活了十八年的城市,心里既有不舍,也有期待。

不舍的是家人朋友,期待的是新的生活。

手机响了,是陈小雨发来的消息:"小希,我收到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

我为她高兴:"恭喜你!"

"你呢?收到通知书了吗?"

"还没有,应该快了。"

"那你一定要告诉我啊!"

我看着她兴奋的消息,心里涌起一阵祝福。

希望她能在大学里遇到更好的人,也希望她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至于方子墨,就让他成为我青春里的一个美好回忆吧。

我拿出日记本,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

提起笔,我写下:

"亲爱的十八岁的自己:

你好。

今天,你即将结束高中生活,开始新的人生阶段。

这三年来,你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你学会了暗恋,也学会了放下。

你学会了坚持,也学会了选择。

现在,你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了。

不管前路如何,都要记住: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未来。

永远爱你的 小希"

写完后,我合上日记本,走到窗边。

明天,就是新的开始。

第五章

录取通知书终于到了。

那天早上,我还在睡梦中就被妈妈叫醒了。

"小希!小希!快起来!"妈妈的声音充满了兴奋。

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到妈妈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信封。

"录取通知书到了!"

我瞬间清醒过来,从床上跳起来接过信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几个字赫然印在信封上。

我的手有些颤抖地撕开信封,取出里面的通知书。

"恭喜你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录取......"

看到这行字,我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

"妈妈,我被录取了!"

妈妈激动地抱着我:"我的女儿真棒!"

爸爸也闻声赶来,看到通知书后,他的脸上也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我们家要出个大学生了!"

赵雪晴也下楼了,看到我手里的通知书,她真心地为我高兴。

"小希,恭喜你!人大的新闻学院可是全国顶尖的!"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仔细地看着通知书上的每一个字。

"开学时间是9月1日,"妈妈念道,"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

"小希,你想要什么作为庆祝礼物?"爸爸问。

我想了想:"我想要一台笔记本电脑,大学里要用到。"

"没问题!"爸爸爽快地答应了。

中午,我们全家去了最好的餐厅庆祝。

方子墨也被邀请了,他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真心地为我高兴。

"小希,你真厉害!人大的新闻学院啊,我一直很向往呢。"

"你不是想学计算机吗?"我问。

"是啊,但我对新闻也很有兴趣,"方子墨说,"以后有机会可以向你请教。"

我笑了笑:"好啊。"

饭后,我们一起去电子城买电脑。

"小希喜欢什么样的?"爸爸问。

我看了看各种品牌的笔记本,最后选中了一台轻薄本。

"这台好,适合女孩子用。"销售员介绍道。

"就要这台吧。"爸爸直接付了款。

晚上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拆开电脑包装。

崭新的笔记本电脑,象征着我即将开始的新生活。

我小心地开机,开始设置各种软件。

"小希,需要帮忙吗?"方子墨问。

"嗯,你帮我看看这个软件怎么安装。"

方子墨走到我身边,弯腰看着电脑屏幕。

我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香味,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

"这里点一下,然后......"

他的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我的注意力却无法集中。

"小希?"

"啊?"我回过神来。

"我刚才说的你听到了吗?"方子墨笑着问。

"听到了听到了。"我赶紧装作认真的样子。

其实我什么都没听进去。

"那你试试看。"

我按照他说的步骤操作,软件果然安装成功了。

"谢谢你。"

"不客气。"方子墨在我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小希,说实话,我有点舍不得你。"

我的心跳又快了一拍。

"舍不得我?"

"嗯,"方子墨点点头,"这三年来,我们坐在一起,我已经习惯了。突然要分开,还真有点不适应。"

我看着他,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我们还可以保持联系啊。"

"当然,"方子墨笑了,"我们永远都是朋友。"

朋友。

这个词让我的心里涌起一阵苦涩。

但我还是笑着点了点头:"对,永远都是朋友。"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准备去北京的各种事宜。

买行李箱,准备生活用品,了解学校的情况。

妈妈很细心,给我列了一个清单,从衣服到日用品,事无巨细。

"北京的冬天很冷,多带几件厚衣服。"

"还有这个保温杯,你要记得多喝热水。"

"这些药品也要带上,以防万一。"

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涌起一阵温暖。

"妈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我知道你会,"妈妈说,"但我还是忍不住担心。"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着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学。

一切都是未知的。

但我很期待。

手机响了,是陈小雨发来的消息:"小希,我听说方子墨也收到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

我回复:"恭喜你们。"

"你什么时候去北京?"

"下周就要走了,提前去适应一下。"

"这么快啊?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面?"

我想了想:"寒假吧。"

"好,那我们寒假一定要聚一聚。"

我看着屏幕,心里涌起一阵不舍。

虽然我们的友谊不是很深,但她毕竟是我高中时期为数不多的朋友。

我放下手机,起身走到窗边。

楼下的花园里,方子墨和赵雪晴正在散步。

他们说着什么,不时传来轻笑声。

我看着他们,心里既有祝福,也有不舍。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你要学会告别,学会独自面对未来。

我拉上窗帘,回到床上。

明天,我要开始打包行李了。

后天,我就要离开这个生活了十八年的城市。

新的生活,我来了。

第六章

离别的日子终于到了。

爸爸妈妈坚持要送我去北京,我没有拒绝。

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离家这么远。

赵雪晴也要一起去,说是想看看人大的校园。

方子墨原本也想来,但因为理工大学也要开学了,他需要准备自己的事情。

"小希,到了北京记得给我们发消息。"方子墨在家门口对我说。

"好,我会的。"

"还有,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随时联系我们。"

我点点头,心里涌起一阵不舍。

"方子墨,"我叫住准备离开的他。

"嗯?"

我看着他,想说很多话,但最终只是说了一句:"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我会的。"他笑了笑,"我们都会好好的。"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的眼眶有些湿润。

"小希,该走了。"爸爸催促道。

我深吸一口气,拖着行李箱走出家门。

从今天开始,我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火车上,我坐在窗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

妈妈在一旁不停地叮嘱:"到了学校要注意安全,晚上不要一个人出门。"

"知道了,妈妈。"

"还有,饮食要规律,不要为了省钱就不好好吃饭。"

"嗯。"

"如果想家了就给我们打电话,我们随时都在。"

我握住妈妈的手:"妈妈,我会的。"

赵雪晴在对面的座位上看着我们,笑着说:"小希,你妈妈比我当年去上大学的时候还紧张。"

"那是因为小希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妈妈说,"而且还是个女孩子。"

"现在交通这么方便,有什么事随时都能回来,"赵雪晴安慰道,"而且小希这么优秀,肯定能适应大学生活的。"

我看着赵雪晴,心里涌起一阵感激。

这一路上,她一直在帮我缓解妈妈的紧张情绪。

下午,我们到达了北京。

走出火车站,我看着眼前繁华的都市,心里涌起一阵兴奋。

"哇,北京真大!"我忍不住感叹。

"是啊,"爸爸说,"比我们那里大多了。"

我们打车去了提前预定的酒店,放下行李后,就直奔中国人民大学。

站在人大的校门口,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

"这就是我要待四年的地方。"我对自己说。

"小希,你激动吗?"赵雪晴问。

"激动,也有点紧张。"我如实回答。

"紧张什么?"

"怕自己不够优秀,跟不上这里的节奏。"

"你这么优秀,肯定没问题的,"赵雪晴鼓励我,"而且,你有勇气来到这里,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们在校园里走了一圈,了解了各个建筑的位置。

新闻学院的楼很漂亮,现代化的设施让我眼前一亮。

"小希,你看,这就是你以后要上课的地方。"妈妈指着教学楼说。

我看着那栋楼,心里涌起一阵期待。

在这里,我要学习专业知识,要结识新的朋友,要开始全新的生活。

晚上,我们在学校附近吃了晚饭。

"小希,明天我们就要回去了,"爸爸说,"你一个人在这里,真的没问题吗?"

"没问题的,爸爸。"我握住他的手,"我已经长大了。"

"那你要记得经常给我们打电话。"

"我会的。"

回到酒店,我躺在床上,心情复杂。

明天,爸爸妈妈和赵雪晴就要回去了。

从明天开始,我就要一个人面对这个陌生的城市了。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涌起一阵不安。

但更多的是期待。

我拿出手机,给方子墨发了条消息:"我到北京了,人大的校园很漂亮。"

很快收到回复:"那就好,要好好照顾自己。"

"你呢?理工大学怎么样?"

"也很不错,明天就要开学了。"

"那你也要好好加油。"

"嗯,我们都要好好加油。"

看着这些文字,我的心里涌起一阵温暖。

虽然我们即将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但至少我们还能保持联系。

我放下手机,看着窗外的北京夜景。

明天,就是新的开始。

我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不管前路如何,我都要勇敢地走下去。

第二天早上,爸爸妈妈和赵雪晴要回去了。

在火车站,妈妈红着眼眶抱着我。

"小希,要好好照顾自己。"

"我会的,妈妈。"

"想家了就回来,机票钱我们给你出。"

"知道了。"

爸爸也抱了抱我:"女儿,我们为你骄傲。"

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出来。

"爸爸妈妈,我会想你们的。"

"我们也会想你的。"

赵雪晴也上前拥抱了我:"小希,我们永远支持你。"

"谢谢你,姐姐。"

看着他们走进检票口,我的心里既不舍,也坚定。

从今天开始,我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了。

我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我拿出手机,给家人发了条消息:"我很好,你们放心。"

然后,我转身离开了火车站。

北京,我的新生活,正式开始了。

第七章

大学生活正式开始了。

开学第一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宿舍。

"你好,我是苏希希,来自南方。"我对室友们自我介绍。

"我是李梦,北京本地人。"一个短发女孩主动和我握手。

"我是张晓雨,来自山东。"

"我是王美美,河南的。"

四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女孩,即将在这个小小的宿舍里共同生活四年。

"小希,你的床铺在这里。"李梦指着靠窗的位置。

我放下行李,开始整理东西。

"小希,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张晓雨问。

"新闻学,你们呢?"

"我们都是新闻学院的,不过我学的是广告学。"

"我是播音主持。"

"我是网络新媒体。"

原来我们都是新闻学院的同学,这让我感到亲切了许多。

"那我们以后就是院友了。"我笑着说。

接下来的几天是迎新活动,我们一起参加了各种讲座和活动。

渐渐地,我开始适应这里的生活。

但我发现,这里的同学都很优秀。

有的人已经发表过文章,有的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的人多才多艺。

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很普通。

"小希,你怎么了?看起来心情不太好。"室友李梦问我。

我们正在宿舍里聊天,我坐在自己的床上发呆。

"没什么,就是觉得这里的同学都很厉害。"

"你也很厉害啊,"李梦说,"能考上人大的新闻学院,本身就很了不起。"

"可是我觉得自己和别人差距很大。"

"那就努力缩小差距啊,"张晓雨接话道,"我们都是刚开始,谁也不比谁差多少。"

王美美也点头:"对啊,而且你的作文写得很好,我看过你的自我介绍,文笔很不错。"

听到室友们的鼓励,我的心情好了一些。

"谢谢你们。"

"我们是室友,应该互相鼓励,"李梦说,"以后四年我们要一起加油。"

开学一个月后,我收到了方子墨的消息。

"小希,你在北京过得怎么样?"

我坐在宿舍里,看着窗外的校园,回复道:"还不错,正在适应中。你呢?"

"我也在适应,大学生活和高中很不一样。"

"是啊,不过挺有意思的。"

"对了,我和小雨经常在学校里遇到,她让我代她向你问好。"

看到这条消息,我的心情有些复杂。

"替我谢谢她。"

"她说很想你,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应该是寒假吧。"

"那还挺久的。"

我们聊了一会儿,然后他说有事要忙,就没有继续聊下去。

放下手机,我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想起家乡的朋友,想起熟悉的环境,我突然有些想家。

但我知道,这只是初来乍到的不适应。

我要学会独立,学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生活。

"小希,要不要一起去食堂吃饭?"李梦问我。

"好啊。"我收起心情,和室友们一起出门。

走在校园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同学,我的心情又开朗了起来。

这里确实和家乡不一样,但也有它的美好。

我要学会欣赏这种不同,学会在这种不同中成长。

晚上,我给家里打电话。

"小希,你最近怎么样?"妈妈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挺好的,妈妈。"

"学习跟得上吗?"

"能跟上,就是需要更努力一些。"

"那你要注意身体,不要太累了。"

"我知道,妈妈。"

"雪晴让我问你,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没有,我都能搞定。"

"那就好。对了,子墨前几天来家里了,他说理工大学的生活很充实。"

听到方子墨的名字,我的心跳快了一拍。

"哦,那挺好的。"

"他还问你什么时候回来,说很想见见你。"

我的心里涌起一阵温暖。

"寒假吧,我寒假就回去。"

"那还有几个月呢。"

"时间过得很快的,妈妈。"

挂断电话后,我坐在床上想了很久。

家里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而我已经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也许,这就是成长吧。

你要学会告别过去,学会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开始。

我拿出日记本,写下了来北京后的第一篇日记:

"亲爱的日记:

我来北京已经一个月了。

这里的生活和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样,但也很有趣。

我遇到了很好的室友,她们很善良,很热情。

我也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激励我更加努力。

虽然有时候会想家,会怀念过去的生活,但我知道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要在这里好好生活,好好学习。

我相信,我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加油,苏希希!"

写完日记,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星空。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我要继续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第八章

期中考试的成绩公布了,我的分数还算不错,但在班里只能排到中等。

看着成绩单,我心里有些失落。

"小希,你还好吧?"室友李梦关心地问我。

我们正在宿舍里讨论考试成绩,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

"有点失落,"我如实回答,"没想到这里的竞争这么激烈。"

"你已经很不错了,"张晓雨安慰我,"我们都是刚开始,慢慢来就好。"

"就是啊,而且你的新闻写作课得了A,"王美美说,"老师还在课上夸奖你的文章呢。"

想起新闻写作课,我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那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老师经常让我们写新闻稿件和专题报道。

我发现自己确实比较适合这个专业。

"对了,小希,"李梦突然想起什么,"你有兴趣加入学生会吗?"

"学生会?"

"嗯,新闻学院的学生会正在招新,我觉得你可以试试。"

"我能行吗?"

"当然能行,你的文笔这么好,而且人也很nice。"

我想了想,觉得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

"那我试试看吧。"

几天后,我参加了学生会的面试。

面试官是几个学长学姐,他们看起来都很专业。

"苏希希同学,你为什么想加入学生会?"一个学姐问我。

我认真地回答:"我希望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为同学们服务。"

"你有什么特长?"

"我比较喜欢写作,在新闻写作课上表现还不错。"

"那你觉得学生会的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想了想:"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成长。"

面试结束后,我心情忐忑地等待结果。

三天后,我收到了录取通知。

"恭喜你,苏希希同学,欢迎加入新闻学院学生会宣传部!"

我激动地给室友们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太好了!"李梦为我高兴,"我们宿舍又多了一个学生会干部。"

"小希,你要请客!"张晓雨开玩笑地说。

"没问题!"我爽快地答应了。

加入学生会后,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我需要参加各种会议,策划活动,写宣传稿件。

虽然忙碌,但我觉得很有意义。

在一次学院的迎新晚会上,我负责撰写主持词。

"小希,你写的主持词很不错,"部长夸奖我,"语言生动,结构清晰。"

"谢谢学长。"

"你有考虑过以后的发展方向吗?"

我想了想:"我想当一名记者,希望能够用文字记录这个时代。"

"那你要多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部长建议,"光会写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挖掘新闻。"

"我会努力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我和同学们一起去社区做调研,采访居民关于城市发展的看法。

我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闻实习,到报社学习编辑工作。

每一次经历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

"小希,你最近变化很大。"一天晚上,李梦对我说。

我们正在宿舍里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什么变化?"

"感觉你更自信了,也更有目标了。"

我想了想,确实如此。

刚来北京的时候,我对一切都很陌生,也很不自信。

但现在,我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可能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吧。"我说。

"那就好,"李梦笑了,"我们都在成长。"

晚上,我给家里打电话。

"小希,你最近怎么样?"妈妈问。

"很好,妈妈。我加入了学生会,还参加了很多活动。"

"那你要注意身体,不要太累了。"

"我知道,妈妈。"

"对了,雪晴让我告诉你,她最近在准备研究生考试。"

"那替我祝她好运。"

"子墨也问你最近怎么样,他说理工大学也很忙。"

听到方子墨的名字,我的心情有些复杂。

"他还好吗?"

"挺好的,听说他在计算机协会很活跃。"

"那就好。"

"小希,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都很想你。"

"寒假就回去,应该就是下个月。"

"那太好了,我们等你回来。"

挂断电话后,我坐在床上想了很久。

距离寒假还有一个月,我很期待回家。

但同时,我也有些担心。

回到家里,我会不会又想起那些过往的感情?

我会不会又陷入到那种复杂的情绪中?

我摇摇头,告诉自己不要想太多。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三个月前的我了。

我有了新的生活,新的目标,新的朋友。

我要带着这些成长回到家里,让家人看到一个全新的我。

我拿出日记本,写下了最近的感受:

"亲爱的日记:

我在北京已经生活了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成长了很多。

我不再是那个只会暗恋的小女孩了。

我有了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追求。

我要做一个优秀的记者,用文字记录这个时代。

虽然前路还很长,但我有信心走下去。

因为我知道,我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写完日记,我躺在床上,心情平静而坚定。

明天,我要继续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第九章

寒假终于到了,我带着满心的期待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四个月的大学生活让我变化很大,我很想让家人看到现在的我。

火车缓缓驶入熟悉的城市,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

出站的时候,我远远就看到了爸爸妈妈。

"小希!"妈妈激动地朝我挥手。

我拖着行李箱快步走向他们,妈妈紧紧地抱住了我。

"让我看看,瘦了没有?"妈妈仔细地打量着我。

"没有瘦,妈妈,我在学校吃得很好。"

"人看起来精神了不少,"爸爸笑着说,"大学生活很充实吧?"

"嗯,很充实。"

回到家里,一切都还是老样子,但我却感觉有些陌生。

也许是因为我变了,所以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了。

"小希,你回来了!"

我回头,看到赵雪晴从楼上走下来。

她看起来有些疲惫,应该是在为考研做准备。

"姐姐,你辛苦了。"

"还好,就是比较忙。"赵雪晴走到我面前,"你在北京过得怎么样?"

我简单地跟她讲了讲大学生活,她认真地听着。

"听起来你很适应那里的生活。"

"是的,我很喜欢北京。"

"那就好,"赵雪晴笑了,"我一直担心你不适应。"

吃晚饭的时候,我给家人讲了很多在北京的见闻。

"我加入了学生会,还参加了很多实践活动。"

"那你有没有交到好朋友?"妈妈问。

"有啊,我的室友们都很好,还有学生会的同学。"

"那就好,"爸爸说,"朋友很重要。"

"对了,小希,"妈妈想起什么,"子墨知道你回来了,他说想见见你。"

听到方子墨的名字,我的心跳快了一拍。

但很快,我就让自己平静下来。

"好啊,我也想见见他。"

"那明天你们约个时间吧。"

第二天下午,我和方子墨约在了我们高中附近的咖啡厅。

推开咖啡厅的门,我看到他已经在等我了。

四个月不见,他看起来更成熟了一些。

"小希!"他站起来和我打招呼。

"子墨,你好。"

我们坐下来点了咖啡,然后开始聊天。

"你在北京过得怎么样?"他问。

"很好,比我想象的要好。"

"那就好,我之前还担心你不适应呢。"

"你呢?理工大学怎么样?"

"也很不错,不过比起北京,我们这里就显得小了很多。"

我们聊了很久,从大学生活聊到未来规划。

"小希,你变了很多。"方子墨忽然说。

"哪里变了?"

"感觉你更自信了,也更有想法了。"

我笑了笑:"可能是因为见的世面多了吧。"

"那就好,"他也笑了,"我一直希望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心情很平静。

看着眼前的方子墨,我的心里没有了以前那种悸动。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温暖,像老朋友之间的感情。

也许,这就是成长吧。

你会发现,曾经以为很重要的东西,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对了,小雨最近怎么样?"我问。

"她挺好的,在学校很活跃,参加了很多社团。"

"那就好。"

"她说很想你,问你什么时候有空聚一聚。"

"那我们约个时间吧。"

几天后,我和陈小雨约在了我们以前经常去的奶茶店。

"小希!"小雨远远就朝我挥手。

她看起来比高中时更加活泼了。

"小雨,你变化也很大。"

"是吗?我觉得大学生活很有意思,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我们坐下来聊天,她兴奋地给我讲大学里的各种趣事。

"对了,小希,"她忽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有件事要告诉你。"

"什么事?"

"我...我在追方子墨。"

我愣了一下,然后笑了:"那很好啊,你们很合适。"

"真的吗?"小雨有些意外,"我还以为你会......"

"会什么?"

"会不开心。"

我摇摇头:"不会的,我希望你们都能幸福。"

"谢谢你,小希。"小雨松了一口气,"其实我一直很担心你会介意。"

"不会的,"我认真地说,"感情这种事,合适最重要。"

"那你呢?你在北京有喜欢的人吗?"

我想了想:"暂时还没有,我现在主要精力都在学习上。"

"那也好,先把自己变优秀,以后会遇到更好的人的。"

回到家里,我心情很好。

和朋友们的聚会让我确认了一件事:我真的放下了。

那些曾经让我痛苦的感情,现在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我不再为得不到而痛苦,也不再为错过而遗憾。

我有了新的生活,新的目标。

晚上,我给室友们发了消息,分享了今天的见闻。

"小希,你看起来很开心。"李梦回复道。

"是的,我很开心。"

"那就好,我们都在等你回来呢。"

"还有一个星期就回去了。"

"那我们要准备好迎接你!"

看着朋友们的消息,我的心里涌起一阵温暖。

我有了新的朋友,新的生活,新的未来。

我要为这些美好的东西而努力。

这个寒假,我真正地完成了和过去的告别。

现在,我要全力以赴地拥抱未来。

第十章

寒假结束了,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北京。

这一次,我没有任何不舍,只有对新学期的期待。

"小希,你回来了!"室友们热情地欢迎我。

"我想死你们了!"我笑着拥抱她们。

"你在家里过得怎么样?"张晓雨问。

"很好,见了很多朋友,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看起来你心情很好。"王美美观察道。

"是的,我感觉自己真正地成长了。"

新学期开始了,我比以前更加专注于学习和实践。

我参加了学校的新闻实习项目,有机会到真正的媒体机构学习。

"小希,你的进步很大。"指导老师对我说。

我们正在讨论我写的一篇人物专访。

"谢谢老师。"

"你有没有考虑过毕业后的规划?"

我想了想:"我想做一名记者,希望能够用文字记录时代的变迁。"

"那你要继续努力,这个行业需要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人。"

"我会的。"

在学校里,我也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人。

有一个学长叫林晨,是新闻学院的研究生,也是我们实习项目的助教。

他很优秀,不仅学习成绩好,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小希,你的文章写得很好。"一次课后,他主动找我聊天。

"谢谢学长。"

"你有兴趣参加我们的调研项目吗?"

"什么调研项目?"

"关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的调研,我们需要一些文笔好的同学参与。"

我很感兴趣:"我可以参加。"

"那太好了,我们周末开会讨论具体方案。"

参加调研项目后,我和林晨有了更多的接触。

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对新闻事业充满热情。

"小希,你为什么选择新闻这个专业?"一次,他问我。

我们正在图书馆里整理调研资料。

"因为我喜欢写作,也希望能够用文字影响世界。"

"那你有没有想过,现在的新闻环境很复杂?"

"我知道,但正是因为复杂,所以更需要有理想的人坚持下去。"

林晨看着我,眼中有些欣赏。

"你说得对,我们这个行业需要这样的坚持。"

和林晨一起工作的日子很充实,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和思考。

"小希,你最近经常和那个林学长在一起?"室友李梦问我。

我们正在宿舍里聊天。

"是啊,我们在做调研项目。"

"我看他对你很关心。"

"我们就是同事关系。"

"真的吗?"李梦笑着看着我,"我觉得他对你有意思。"

我愣了一下:"不会吧?"

"你没发现吗?他经常找你聊天,还会为你买咖啡。"

仔细想想,林晨确实对我很好。

但我一直以为那只是学长对学妹的关心。

"我没有往那方面想。"

"那你对他有感觉吗?"

我想了想:"他人很好,也很优秀。"

"那就是有感觉了,"李梦笑了,"小希,你要不要试试看?"

"试什么?"

"谈恋爱啊!"

我的脸红了:"没有那么简单。"

"有什么不简单的?你们都是成年人了,而且又有共同的兴趣。"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了很久。

对于林晨,我确实有一些好感。

他优秀,有理想,而且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

但我还没有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感情。

我觉得现在的我还需要更多的成长。

第二天,林晨约我去图书馆讨论调研报告。

"小希,我们的调研项目快结束了。"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

"我很高兴能和你一起完成这个项目。"

"我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林晨看着我,欲言又止。

"小希,我......"

"嗯?"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你有男朋友吗?"

我的心跳快了一拍。

"没有。"

"那你愿意和我交往吗?"

我看着他,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林学长,我......"

"你可以不用急着回答,"他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的想法。"

"谢谢你,我需要一些时间考虑。"

"没问题,我等你。"

回到宿舍,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室友们。

"哇!我就说他对你有意思!"李梦兴奋地说。

"小希,你打算怎么回答?"张晓雨问。

"我还没想好。"

"他人很好啊,你为什么犹豫?"王美美问。

"我不知道,就是觉得还不是时候。"

"那你觉得什么时候是时候?"

我想了想:"也许是当我变得更优秀的时候吧。"

"你现在就很优秀啊!"

"但我觉得还不够。"

室友们都看着我,眼中有些不理解。

"小希,"李梦认真地说,"爱情和优秀并不冲突。你可以一边恋爱,一边成长。"

"我知道,但是......"

"但是什么?"

"我想先把自己变得更好,再去爱别人。"

室友们都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张晓雨说:"我觉得小希说得对,她有自己的节奏。"

"是啊,感情这种事,强求不来。"王美美也说。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给他答复?"李梦问。

"过几天吧,我再想想。"

那天晚上,我给家里打电话。

"小希,你最近怎么样?"妈妈问。

"很好,妈妈。"

"学习忙吗?"

"挺忙的,但很充实。"

"那就好。对了,雪晴的考研成绩出来了,考得不错。"

"那替我恭喜她。"

"子墨也问你最近怎么样。"

"他还好吗?"

"挺好的,听说他在学校很活跃,还当了社团的负责人。"

"那就好。"

挂断电话后,我想起了过去的自己。

那个为了方子墨而心动的自己,那个不敢表达感情的自己。

现在的我已经完全不同了。

我有了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追求。

我不再为得不到而痛苦,也不再为错过而遗憾。

我要做的,就是继续成长,继续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至于爱情,如果它来了,我会珍惜。如果它没来,我也不会强求。

我要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不依赖任何人就能发光的人。

这,就是我的选择。

更新时间:2025-07-06 17:35:14